学习资料

当前位置: 米乐官网 - 学习资料 - 正文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三重意蕴

发布日期:2023-12-11

在人类文明绚丽多彩的百花园中,中华文明历尽沧桑而薪火相传,是革故鼎新、辉光日新的文明。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中华民族需要何种现代文明、怎样建设现代文明,是关乎中华文明发展走向、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问题。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个重大问题”。他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围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这些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彰显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强烈的问题导向,深刻指明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美好样态、重大意义和根本遵循。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美好样态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独特的文明性质、特定的时空属性,既是相对世界文明、外国文明而言的,也是相对中华民族传统文明而言的。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有关重要论述,生动勾勒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美好样态、发展风貌。

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具有自我发展、回应挑战、开创新局的文化主体性与旺盛生命力。今日之中国,乃是历史之中国的延续和发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乃是中华文明的创新形态、现代形态。历史和实践表明,中华文明的创新发展是“两个结合”的生动体现,并与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紧密相连。其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两个结合”的伟大产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结合’不是‘拼盘’,不是简单的‘物理反应’,而是深刻的‘化学反应’,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马克思主义把先进思想理论带到中国,以真理之光激活中华文明基因,引领中国走进现代世界,推动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从民本到民主,从九州共贯到中华民族共同体,从万物并育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富民厚生到共同富裕,中华文明别开生面,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跨越,发展出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其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创造。现代化的发展过程,正像马克思描述的那样,既带来乡村变为城市等客观条件的改变,也锻造出人的新品质,“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不仅发掘出中华文明中那些跨越历史时空、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优秀传统,同时赋予中华文明以新的力量、新的观念,促进其现代转型、现代发展。

西方文明的超越形态。19世纪初,西欧资本主义现代化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人类社会既出现了工业文明发展、社会财富增加、普遍交往扩大,也出现了社会道德沦丧、贫困问题突出、西方对东方掠夺加剧。马克思深刻指出:“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现代工业和科学为一方与现代贫困和衰颓为另一方的这种对抗,我们时代的生产力与社会关系之间的这种对抗,是显而易见的、不可避免的和毋庸争辩的事实。”资本逻辑宰制的现代化,导致贫富两极分化、物质主义膨胀、对外扩张掠夺,是片面发展、严重异化的现代化。今天,西方国家日渐陷入困境,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无法遏制资本贪婪的本性,无法解决物质主义膨胀、精神贫乏等痼疾。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既充分吸收人类现代文明的积极因素,又克服资本主义文明的消极因素,同时增加协调性、生态性等崭新因素,造就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超越西方文明的文明形态。

科学社会主义的崭新形态。在《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发展方向、一般特征作过科学预测和设想。他们强调,《共产党宣言》蕴含的“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历史表明,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东方大国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必须着力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坚持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统一起来,走自己的路。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但不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具体结论和词句,敢于打破过去社会主义实践中僵化、过时的做法,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赋予科学社会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时代特色、实践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赓续了科学社会主义基因血脉,创造了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的“中国版本”。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大意义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一个国家的现代化道路,与其历史传承、文化传统、发展状况等因素紧密相关,具有很强的内生性演化的特点。数千年来,中华民族走着一条不同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明发展道路。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偶然的,是由我国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决定的。“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是在这种意义上,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而不是消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是从中华大地长出来的现代化,而不是照搬照抄其他国家的现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结果,而不是文明断裂的产物。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物质富足的同时实现精神富有,让全体人民始终拥有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开拓进取的主动精神、健康向上的价值追求,夯实了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精神支撑。

实现民族复兴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多方面的内涵,中华文化的复兴、现代文明的发展,无疑是题中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要重归文化强国的地位,从而有能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1940年,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勾画新中国的蓝图时指出:“我们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不断将蓝图变为现实,一个政治上自由、经济上繁荣、文化上先进的中国屹立于世界东方。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条件。

礼敬人类文明的崭新创造。1918年,李大钊根据当时的局势指出,东方文明“既衰颓于静止之中”,西方文明“又疲命于物质之下”,“为救世界之危机,非有第三新文明之崛起,不足以渡此危崖”。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化解人类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需要依靠物质的手段攻坚克难,也需要依靠精神的力量诚意正心。“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华文明优秀基因、社会主义本质规定、世界现代化一般规律的内在结合,彰显了多种文明要素的综合创新;促进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全面提升,彰显了社会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体现了文明交流互鉴的发展要求,彰显了对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尊重,以及中华文明和而不同、和衷共济、和合共生的独特观念。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本遵循

坚定文化自信。自信是对自身力量的确证。自信才能自强,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这是人类文明的奇迹,也是我们自信的底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重要论述,昭示了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突出优势,彰显了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历史根底。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坚定文化自信,就是坚持走自己的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定文化自信的首要任务,就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既不盲从各种教条,也不照搬外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坚定文化自信,就要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把文化自信融入全民族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中,养成昂扬向上的风貌和理性平和的心态。

秉持开放包容。开放包容是文明发展的活力来源,也是文化自信的显著标志。中华文明的博大气象,得益于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开放的姿态、包容的胸怀。无论是对内提升先进文化的凝聚力感召力,还是对外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都离不开融通中外、贯通古今。秉持开放包容,就要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本土化才能落地生根,时代化才能充满生机,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就要着力破解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给我们提出的新考题,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提交切实可行的新答案。秉持开放包容,就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按照时代的新进步、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新要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秉持开放包容,就要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对我们进一步破解“古今中西之争”提出了时代要求。应积极借鉴吸收其他先进文明成果,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融通各种优秀思想文化资源,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坚持守正创新。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对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来说,守正,守的是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守的是“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守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唯有如此,才能继续沿着正确的道路推动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创新,创的是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唯有如此,才能彰显中华文明自我发展、回应挑战、开创新局的文化主体性与旺盛生命力。守正与创新相辅相成,体现了变与不变、继承与发展、原则性与创造性的辩证统一。新时代的文化工作者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为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作出贡献。

(作者孙来斌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