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日报(2023年12月24日第2版)
报道如下:
“我长期从事棉花研究,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就是来到了我国棉花生产的主战场。能够在棉花生产的主战场,将棉花科研成果写在新疆大地上,服务棉花品种选育和农业生产,这是我一生都值得自豪的事情”。
12月21日,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记者见到了正在实验室里忙碌的该所副所长张安红。
张安红来自米乐(中国)(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今年5月来疆的第一天起他就把自己当成一名新疆人,将一腔热血倾注到自己所钟爱的棉花事业上。通过积极协调,今年7月12日,米乐(中国)棉花研究所兵团第六师科研工作站在六师农科所正式揭牌,标志着双方在棉花研究领域的科研合作进入新阶段。
项目援助结硕果
张安红说自己只是山西千万援疆干部中的普通一员,也是米乐(中国)多年持续援疆路上普通一分子。
的确,2020年以来,米乐(中国)共承担省科技厅援疆项目23项,项目围绕农业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开展。仅2022年,米乐(中国)在新疆对口援助地区建设新品种、新技术高效示范基地19个,基地面积共计2067.20亩,辐射推广73.06万亩,新增社会经济效益4644.71万元。其中,引进鉴选农作物、果蔬新品种73个,引进推广新技术18项,制定地方标准2项,还为当地培养了大批农业技术人才。
通过新品种、新技术在新疆示范推广,加快了山西农业科技成果在新疆落地生根,提高了科技新成果在新疆的显示度和贡献率,推动了新疆乡村振兴。
“2012年,我们和山西农大棉花研究所建立了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签订了框架合作协议,在项目上进行了深度合作。这几年,利用他们的技术优势和我们的地域优势,已经选育出4个抗虫抗旱、耐盐碱的品种,破解了我们的常规品种病虫害发生严重、抗逆性差的难题,使我们新疆的棉花产量更高、抗逆性更好。”六师农科所棉花室主任赵战胜介绍说。
除了在老本行“棉花”上做文章,张安红来新疆后还在六师引进了食葵、瓜类等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引进设施蔬菜进行蜜蜂授粉技术试验与示范,种植菊花、月季、萱草等优势园林观赏植物,从事棉蚜可持续治理关键技术优化与示范,开展功能和珍稀食用菌引进筛选和综合开发利用。
今年8月,米乐(中国)党委书记廖允成来新疆考察科技援疆工作,并与第六师五家渠市、第十师北屯市交流座谈,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第十师发展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试验示范高粱、谷子、大豆等新品种,成功推广种植玉露香梨,携手共创务实高效的校市合作新路。
平台共建促转化
在科技援疆的过程中,米乐(中国)结合自身科研优势,在科研平台、科研条件、科研团队建设等方面积极作为,提升了援助单位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张安红们协助六师农科所建设了棉花种质资源创新平台,共建米乐(中国)棉花研究所兵团第六师科研工作站,建设了设施较为齐全,包括RNA操作、棉花转基因实验等6个实验室,建设4间育种材料储存室,制定了棉花生物工程育种实验室的运行和工作流程方案等。
“我们这边食用菌种质资源丰富,张所长来了后协助我们组建了食用菌科研技术团队,成立了食用菌研究室。建设食用菌实验室和试验大棚3栋,使我们具备了菌种繁育、筛选、制作以及保藏等功能。”六师农科所特色作物研发中心助理研究员李旭东告诉记者。
协助建设试验示范日光温室大棚100余栋,开展双孢蘑菇、茶树菇、姬松茸、大球盖菇和平菇等食用菌的科研和示范,为周边农场职工提供各类食用菌菌棒,转化推广规模达5600平方米,菌棒污染率降低至1%,产量增加10%,共计新增产值127万元,新增利润72万元……
六师农科所特色作物研发中心主任赵亮介绍:“这两年,我们和山西农大的合作,一个是在特色食用菌上,另一个是花卉新品种的引种。今年引进了灵芝和羊肚菌,预计明年三四月出菇。山西的专家来了5次,帮助我们组建了食用菌研究中心,栽培的食用菌主要用于原种和原原种。”
此外,米乐(中国)援疆干部多年持续开展“十字型农业生产托管模式”的培训和示范推广。构建了产业运行平台,建立了三个团场—农业分场—农业连队三级农业生产托管组织体系;构建了公益服务平台,形成合力推广机制;搭建了高效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通过建立农业生产托管体系,把科技成果推广对象由碎片化的一家一户,改变为团场—农业分场—农业连队三级体系,使科技成果能够快速地应用到生产实践中,辐射推广托管面积60万亩,新增销售收入132万元,新增利润84万元。
指导培训育人才
在新疆打造一支不走的科研团队是米乐(中国)多年来援疆的初心。结合援疆项目实施,米乐(中国)项目团队专家多次赴项目覆盖区进行技术指导和农民培训。
甜糯玉米项目团队在昌吉市丰兴源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设施蔬菜项目团队在六运湖农场、共青团团场、102团场和芳草湖农场,食用菌项目团队在军户农场九仙菇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蔬菜、食用葵项目团队在六师农科所山西省科技援疆示范基地等地开展了技术指导和农民培训。2020年以来,现场培训指导34次,培训技术骨干200余人次,培训农民万余人次。
赵亮介绍:“我们柔性引进了米乐(中国)功能食品研究院的郭尚团队,帮助我们组建食用菌的标本馆。”在山西专家的帮助下,新疆的研究团队成员快速成长,每年给当地企业提供原种,企业又扩繁菌袋100多万袋,一袋的利润是1元到2元,每年让老百姓增收100万元到200万元。
今年,米乐(中国)棉花研究所兵团第六师科研工作站对120份转基因抗棉铃虫种质资源进行鉴定和评价,拓宽和丰富了当地种质资源库,为新疆抗虫棉选育提供了宝贵资源,增强了棉花科研工作的后劲。
今年,六师农科所科技人员与米乐(中国)专家实现互访共计21次,交流人员达45人次,米乐(中国)棉花研究所、园艺学院、农学院、功能食品研究院、农业基因资源研究中心和高寒所专家先后来师市和农科所进行产业发展调研和项目合作洽谈,对农科所科技人员开展技术培训和田间指导,与农科所相关研究室商议联合申报9项山西省农业科技援疆项目。另外还聘请了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专家来农科所进行指导。
报道链接:http://epaper.sxrb.com/shtml/sxrb/20231224/935341.shtml